7万股民哭晕:狂泄16.12%!创业板“明星股”,遭警方调查!

财经 (4) 2025-08-18 22:01:39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泡财经)

周一开盘后,(300078.SZ)遭遇闷杀:

-15.62%开盘,盘中最低杀到-16.12%,收盘定格在-10.08%。

消息面上:

8月15日晚间,思创医惠公告,涉嫌欺诈发行,杭州公安对公司调查。

这或许意味着,五年前通过财务造假,发行可转债非法募资8.17亿的案子,要上升到刑事层面了!

时间拨回2020年:

2020年3月,从事智慧医疗业务的思创医惠抛出一份发行可转债计划:公司打算募集不超过8.17亿元,用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创新运营服务项目、营销体系扩建项目、基于人工智能和微服务云架构新一代智慧医疗应用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彼时,“人工智能医疗”刚刚成为热门概念,2020年初又正值疫情兴起,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备受关注。

而当时的思创医惠,算得上创业板“明星公司”:

号称“全球领先的智慧医疗和智慧商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手握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刚获得科技部立项。资本市场对公司也颇为看好,股价一年多来已翻倍。

这个时间点,公司抛出的可转债投资计划,看起来颇有前景。

2020年12月,可转债发行获证监会同意;2021年1月,募资成功,8.17亿元到手。

不过,很快这个可转债项目就被发现有“幺蛾子”。

2021年11月,深交所发现,思创医惠的大股东此前占用了上市公司账上3.38亿元的资金。而帮助公司发行可转债的中介机构所在审核中“没有发现”。

两家中介机构:和天健会计所,收到监管警示函。

又过一年,真正的“大的”来了;

2022年10月,证监会宣布对思创医惠立案;调查一年后,2023年9月,证监会查出,思创医惠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公司用精心粉饰过的财务数据,发行可转债募资,属于欺诈发行!

思创医惠的2019年年报、2020年年报、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全都财务造假。

2019年到2020年两年,累计虚增净利润1.17亿元,占这两年利润总额的40%。

投资者们遭遇重大损失:2022年立案调查以后,思创医惠股价最大回撤达到72.15%。

2024年1月,思创医惠罚款8570万,前董事长章笠中被罚市场禁入10年。

该案也成为注册制下首单再融资欺诈发行案件。

不过,8000多万的罚款,显然太“轻”了。公司欺诈发行可转债募资8.17亿元,罚款金额仅募资圈钱的十分之一。

所以,今天警方再启动调查,算不算某种正义执行?

现在看,思创医惠财务造假,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可转债募集巨资,另一方面是为了掩盖早已溃败的业绩。

公司原名“中瑞思创”,2010年上市,早期从事电子商品防盗系统。2015年,上市公司以10.87亿元,收购医惠科技股权,由此进入医疗信息化领域。

收购过来的医惠科技也是公司医疗信息化、智慧医疗业务的主体。2015年医惠科技净利润6523万元,到2018年增长至1.37亿元。

2019年,医惠科技开始走下坡路,营业利润实际同比减少18.05%,不过,在财务造假后的年报中,被粉饰为增长6.4%。2020年亦进行了粉饰,医惠科技利润已经下滑到4753万元,还不如2015年,却被粉饰为1.37亿元。

此后2021年到2024年,医惠科技连续亏损,分别亏损2.4亿元、4.32亿元、7.3亿元和3.4亿元。

上市公司这边,2020年至今扣非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一般而言,“扣非归母净利润”体现主营业务盈利情况,即公司主业近5年持续亏损。

今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956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947万元。

令人唏嘘的是,因为“AI医疗”的热门概念,进入2025年,思创医惠股价遭遇爆炒,涌入大量散户。

春节过后,思创医惠曾5个交易日内两次“20CM”涨停,今年1月到2月,思创医惠股价最大曾上涨117%,走出翻倍行情。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户数达到7.4万户,比2024年末增加了2.5万户。

现在,这7万多户股东(如果没来得及跑的话),恐怕要哭晕在厕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