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看美团:低于预期“意料之中”,幅度“意料之外”,管理层强调“核心领域稳固”

财经 (2) 2025-08-28 10:21:18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追风交易台

  美团最新交出的季度成绩单,证实了市场对其盈利能力承压的普遍担忧,但利润下滑的惊人幅度,仍然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料。

  美团公布的二季报显示,其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下的经营利润同比骤降87%至18.4亿元人民币,较彭博市场一致预期低了超过80%。尽管营收同比增长12%至918.4亿元,但这一数字同样未能达到预期。

  财报发布后,美团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释放了更为谨慎的信号,预警其包含外卖和到店业务的核心本地商业(CLC)部门,在截至9月的第三季度可能录得“重大亏损”。这一预测与去年同期该部门高达146亿元的盈利形成鲜明对比。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在快评美团业绩时表示,低于预期在意料之中,幅度在意料之外。二季度美团对外卖和闪购的实际投资比其之前的预测多100亿元,这表明非理性竞争可能比市场预期激烈得多。

  摩根大通认为核心风险在于,美团的财务资源与阿里相比更为有限,使得美团在持久的烧钱大战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并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

  野村则在报告中提到,面对与阿里巴巴之间日趋白热化的补贴大战,美团管理层在警告短期亏损扩大的同时,亦试图向投资者传递“核心阵地稳固”的信号,称在“核心餐饮相关订单”领域仍保持着70%的主导地位。

  外卖补贴战升级,“烧钱”换量侵蚀利润

  财报中最令投资者担忧的,是美团核心本地商业部门盈利能力的急剧恶化。

  根据野村证券的报告,美团该部门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同比大跌76%,较市场预期低70%。摩根大通的分析师Alex Yao在报告中措辞更为直接,指出该板块的实际营业利润比其预测低了约100亿元,这表明“非理性竞争可能比市场预期激烈得多”。

  这份压力正从第二季度传导至第三季度。美团管理层的前瞻指引描绘了一幅更为严峻的图景:核心本地商业部门将在三季度由盈转亏。野村证券分析师Jialong Shi和Rachel Guo在报告中特别指出,就在一年前的2024年三季度,该部门曾创造了146亿元的利润。

  野村证券的测算显示,竞争对美团财务指标的侵蚀清晰可见。尽管订单量实现了10%的稳健增长,但外卖业务的收入增速在第二季度从第一季度的15%骤降至1.4%。报告解释称,这是因为大量补贴被记为“抵减收入”(contra revenue),直接拉低了营收和利润。

  更关键的指标是单位经济模型(UE)。野村估计,美团外卖业务的UE在二季度由正转负,录得-0.12元,而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分别为1.9元和1.5元。美团方面透露,竞争在7月份进一步升级,尽管8月以来烈度稍有缓和,但仍远高于正常水平,且由于竞争走向由对手主导,9月及之后的情况尚不明朗。

  美团坚守核心阵地,但财务资源与阿里相比更为有限

  面对阿里巴巴的强势进攻,美团管理层的策略是守住核心优势领域。

  据野村报告,美团管理层表示,相比于整体市场份额的波动,公司更关心“核心餐饮相关订单”的份额,并声称在该领域依然保持70%的主导地位。美团认为,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增长,主要由对补贴高度敏感的低客单价饮品订单驱动,其需求的可持续性存疑。

  然而,野村的估算呈现了另一面。该行认为,在更广泛的“外卖与闪购”市场中,美团的份额可能已从过去的70%降至50%以上,而阿里巴巴的份额则从30%增至超过40%。这暗示美团在部分新兴即时零售场景中面临强大挑战。

  这场激烈的价格战始于2025年7月2日,当时阿里巴巴宣布了一项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美团迅速跟进,推出包括“零元奶茶”在内的一系列补贴措施以应对。

  外卖领域的战火,也波及到了美团的其他业务。野村报告指出,由于外卖提供慷慨补贴,部分订单从到店消费转移,叠加宏观环境对高端餐饮的影响以及酒店预订均价疲软,到店业务的收入增速从一季度的20%放缓至15%,利润率也下降了2个百分点。

  摩根大通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这场消耗战的核心风险:美团的财务资源与阿里巴巴相比更为有限。 这种不对等的资源储备,使得美团在持久的烧钱大战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并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

  不过,财报中也不乏亮点。新业务部门的经营亏损同比收窄43%至19亿元,好于市场预期。摩根大通和野村均指出,其中美团优选的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0亿元收窄至16亿元。但美团同时表示,由于业务调整带来的重组成本,以及海外业务Keeta在中东的扩张,预计第三季度新业务的亏损将扩大至23-24亿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