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创资讯分析师 何晴
导语: 近日,石油化工品行情上涨,-价格偏强运行,驱动涤纶价格跟随成本上涨,从而引起市场对化工品去产能及涤纶短纤产能情况的关注度提升,借此契机,结合前面“反内卷”政策,对涤纶短纤产能情况进行梳理,可知老旧装置占比不高,淘汰可能性低,因此涤纶短纤阶段性供应过剩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扭转。
前期工信部提到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同时部分地区针对石化行业使用运行超过20年的装置进行局部摸底评估。国内涤纶短纤产能高速发展、供需趋于过剩,就此次“反内卷”浪潮,对行业“老旧”产能进行盘点。
需求驱动,涤纶短纤产能高速发展
从产能变化来看,涤纶短纤行业经历了产能的跨越式增长,从2009年的474万吨到2023年,攀升至新高,达到1003万吨,累计涨幅112%。2024年,由于涤纶短纤行业毛利连续多年亏损,部分落后产能逐步被出清,2024年,涤纶短纤产能出现负增长,产能下降至914万吨,同比下滑8.87%。2025年,涤纶短纤行业产能增长至938万吨,是转产装置回归及停产工厂重组复产所致。
“老旧”装置占比不高,“反内卷”难以扭转行业格局
涤纶短纤行业中,投产超20年的老旧装置产能占比为17.38%,对应规模约163万吨,在市场供给中占一定份额,整体占比不高。这些老旧装置高度集中于江浙地区,江浙区域是涤纶短纤主产区,2024年产能占比达76%,对区域价格和供需平衡有直接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老旧产能并非技术停滞,部分企业通过持续技术改造实现了性能迭代,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上仍具竞争力。且近十余年行业技术升级节奏平缓,新老装置加工工艺代际差距缩小,加工成本差异不显著,老旧产能并无明显劣势。
加之该行业不属于高耗能领域,老旧产能自然淘汰缺乏刚性驱动。即便对其进行硬性淘汰,由于其占比不高,也难以改变当前内卷的供需格局,其存续更多取决于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及企业经营策略调整。
涤纶短纤产能优化进行时 逐步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年,是中国涤纶短纤产业高速迈向全球化的一年。在经历去年产能过剩调整后,现已步入存量产能优化阶段,产能格局随市场供需动态演变。头部企业在稳固内贸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国际业务,推动涤纶短纤出口量飙升,创近五年新高。在这一年,宏观经济变量错综复杂,关税政策调整、反内卷政策出台,极大影响了市场对成本及供需的预期,促使涤纶短纤价格大幅波动。不过,涤纶短纤价格重心整体下移,反而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性价比优势。同时,生产企业有序生产,合理把控加工差,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展望未来,中国涤纶短纤行业全球化步伐加快,宏观经济影响加深,存量产能竞争白热化,“走出去”成必然选择。上下游产业链利润争夺更为激烈,涤纶短纤行业正探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