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 | 宏观:AI发展是否导致美国就业放缓?

财经 (3) 2025-08-25 08:03:39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研究所)

2025年上半年美国就业市场快速走弱,叠加AI在美国渗透加速,AI被认为是就业市场走弱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研究显示,AI对部分行业/群体产生冲击,但还不是驱动就业放缓的主要因素,关税、驱逐移民、DOGE等是主要的因素。往前看,我们认为美国就业市场在三季度仍维持偏弱格局,或为联储9月再次降息创造条件;但四季度企业雇佣意愿改善或带来一定修复。但毋庸置疑的是,AI的快速渗透将对就业市场、宏观走势、产业格局、收入分配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2季度美国非农大幅下调,但AI对劳工的替代效益尚不显著

20254月以来,美国就业明显放缓,而AI被认为可能是背后的重要原因。年轻群体、研究生学历群体近期失业率上行较为明显,此外企业内部中层管理人员面临的裁员压力相对更大。由于2025AI在美国渗透加速,而AI对初级软件工程岗位的替代性更强,且可以更好处理日常任务,从而减少对中层管理人员的需求,AI被认为可能是就业放缓的重要原因。

我们认为,AI或对部分行业/群体就业带来冲击,但目前还不是就业放缓的最重要原因202211ChatGPT公布后,少数几个对AI敞口高的行业非农就业在2024-2025年出现走弱(如商务支持、计算机系统设计等),但更广谱地分析显示,AI敞口较高的行业新增非农就业趋势甚至好于其他行业;此外,AI渗透影响较大的行业薪资增长边际放缓,但暂未比其他行业放缓更快(其他行业、尤其对疫情后重启较为敏感的服务行业薪资水平“正常化”推动薪资增长回落)。但往前看,AI对就业市场、行业格局、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容忽视AI在美国行业的渗透仍有提高空间,被AI替代的工作偏向白领、中等收入类,受影响就业岗位收入水平和稳定性均将下降;且如果没有对冲措施,AI工具的快速渗透可能加大美国日益恶化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失衡的问题。由于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假以时日,不排除这些变化会制约美国的总体消费增长。

二、关税、移民、DOGE等或是美国新增就业的主要原因

关税、移民、DOGE等多重因素导致2025年以来就业市场明显放缓,当前处于弱平衡状态,导致鲍威尔在Jackson Hole会议上表态偏鸽。1)年初以来,关税大幅回升以及关税所带来的高不确定性打击企业投资和雇佣意愿,从而对就业市场产生冲击;但由于企业盈利水平仍较为健康,企业尚未大规模裁员。22025年移民流入可能从2024年的290万放缓至0附近,劳动供给下降拖累非农就业。3)年初以来,特朗普冻结联邦政府招聘,DOGE裁员等导致联邦政府就业1-7月累计下降8.4万。州层面就业指标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有所放缓,但衰退风险不高4月以来美国劳动参与率超预期下行0.4个百分点至62.2%,低于年初CBO的预测,缓冲了就业走弱的影响,避免失业率大幅上升,背后主要是因为人口老龄化以及驱逐非法移民。

三、4季度后美国就业市场可能随着增长企稳在较低的中枢水平企稳回升

三季度就业市场仍可能维持偏弱格局,但劳动供给下降,失业率仅缓慢上行;就业市场偏弱为联储9月降息创造条件18月以来,美国加权关税税率仍在进一步上升,三季度总需求和就业市场仍可能面临冲击。2NFIB企业雇佣意愿在7-8月连续改善,但幅度较为有限,且传导至就业市场可能还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3DOGE买断计划将在930日到期,三季度联邦政府就业的拖累仍在。4)大而美法案为ICE等执法部分拨款到位后,三季度国内非法移民驱逐可能加速。随着关税不确定性下降,企业投资意愿回升,四季度非农或有边际反弹,但幅度受就业供给下降的制约

风险提示:AI渗透速度超预期,AI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超预期。

目录

一、2季度美国非农大幅下调,但AI对劳工的替代效益尚不显著

二、关税、移民、DOGE等是美国新增就业的主要原因

三、4季度后美国就业市场可能随着增长企稳在较低的中枢水平企稳回升

一、2季度美国非农大幅下调,但AI对劳工的替代效益尚不显著

2025年4月以来,美国就业明显放缓,年轻群体和研究生学历受冲击相对更大。2025年1-4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平均为12.3万,但5-6月放缓至1-2万,7月虽然小幅回升,但仅为7.3万(图表1)。虽然整体失业率维持在4%-4.2%的区间窄幅波动,但是年轻群体以及部分高学历就业受到的冲击相对更大。例如,16-19岁以及20-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持续上行,前者在7月达到15.2%,后者为7.9%(图表2);从教育背景来看,高中以下学历失业率整体回落,但研究上以上学历失业率反而持续上行(图表3)。此外,企业内部中层管理人员面临裁员的压力相对更大。根Live Data Technologies的数据,2023年以来美国上市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数量下降6.1%,而高管和普通员工仅下降4.6%和1%(图表4)。中层管理人员数量被削减导致公司管理更加扁平化,但也意味着中层管理人员需要面对更多普通员工。人力资源软件提供商Lattice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层管理人员平均有4.2名下属,2023年上升到5.1名。

AI被认为是就业市场放缓的潜在原因。2025年上半年AI在美国企业的渗透在加速。脸书、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将达到3400亿美元左右,占名义GDP的1%,同比增速达到50%(图表5)。此外,美国普查局的调查显示,AI在美国企业的渗透超过此前预期,2025年上半年美国企业使用AI的比率从6%上升至9%左右(图表6)。部分大企业进行裁员或者放缓招聘,AI或是背后的一个可能因素。我们此前的研究显示,2023年-2024年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有限,且净影响是增加就业,但2025年以来AI应用可能冲击了部分行业就业。2023-2024年脸书、微软等企业员工增速大幅回落,虽然部分是由于2021-2022年大规模招聘出现人员冗余(图表7),但部分也可能是来自AI的影响。世界经济论坛的调查发现,41%左右的雇主称将因人工智能而裁员[1];此外,5月微软宣布裁员约6,0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的3%,主要是软件开发人员职位,而IBM CEO也表示,正在使用人工智能代理来取代数百名人力资源员工的工作;包括亚马逊在内的科技公司也表示,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将消除某些岗位的需求,计划在未来几年裁员[2](图表8)。AI对初级的软件工程岗位的替代性更强[3],而这些领域是年轻群体以及研究生群体就业的重要方向,叠加美国计算机专业行业可能存在供过于求的周期性问题[4],加剧了上述群体的就业困境。此外,AI工具可以更好处理数据共享和工作流程管理等日常任务,从而减少对中层管理人员的需求,因此AI可能是年轻群体、高学历群体以及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就业受冲击较大的原因。

我们认为,AI或对部分行业/群体就业带来冲击,但目前还不是就业放缓的最重要原因。根据Felten(2023)研究[5],非农就业中有19个行业中对AI技术(特别是语言模型)敞口较高,我们将非农就业分为两部分,对AI敞口高的行业和其他,两者分别占就业的11%和89%。2022年11月ChatGPT公布后,部分对AI敞口高的行业在2024-2025年出现下降趋势,如商业与计算机培训、商务支持等(图表9),说明AI的确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下降。但整体来看,AI可能不是就业需求放缓的最重要原因例如,AI敞口较高行业新增非农就业趋势好于其他行业(图表10)。此外,与2024年下半年相比,2025年5-7月就业放缓较多的行业是休闲酒店、建筑业、批发业、教育保健、商业服务业,除商业服务以来,多数行业与AI的相关度并不高(图表11)。此外,AI渗透影响较大的行业薪资增长边际放缓,但暂未比其他行业放缓更快(图表12)。

往前看,AI对就业市场、行业格局、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虽然AI目前对整体就业市场的影响仍然相对有限,只是冲击了部分群体,但当前AI在美国行业中的渗透只达到9%,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对未来影响不容忽视。目前理论上对于AI是替代就业还是增强就业仍然存在一定争论,例如阿西莫格鲁认为,虽然过去的技术进步大多没有带来大规模失业,但AI可能会朝着替代就业的方向演化,因此需要通过监管对AI的方向进行干预,避免出现大规模失业。其次,AI对行业格局与收入分配也将产生深刻影响。我们认为,由于被AI替代的工作偏向白领、中等收入,即使被AI替代的工作被其他的工作所抵消,失业率维持不变,但这些工作收入水平和稳定性均将下降,可能导致储蓄意愿上升,消费下降。例如,2025年AI敞口高的行业小时工资较其他行业高三分之一左右。此外,AI的发展也可能加大美国业已存在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拖累总体消费增长,冲击社会和政治稳定。AI的应用可能拉大高技能和低技能之间的差异,从而加大收入不平等。而当前AI所创造的财富主要是体现在美股巨头,而这些股权财富的集中度较高,最终可能进一步加大美国的财富不平等。由于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较低,若财富过度向其集中,美国总体消费需求增长或受到影响。此外,当前美国收入和财富不平等已经位于历史较高水平,若进一步回升,叠加AI带来的失业或者工作“降级”,社会和政治稳定也可能受到冲击。

二、关税、移民、DOGE等或是美国新增就业的主要原因

年初以来,关税大幅回升以及关税所带来的高不确定性打击企业投资和雇佣意愿,从而对就业市场产生冲击。特朗普就任以来,美国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税率,截至6月加权关税税率上升6.6个百分点至8.9%(图表15),为1930年代以来的高位。此外,特朗普关税政策多次反复,造成较大不确定性,导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位于高位。而关税及其不确定性拖累居民消费意愿,并导致企业推迟投资和雇佣。居民端,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谘商会调查均显示4-5月居民消费信心大幅走弱,后有小幅回暖;企业端,NIFB小企业投资意愿和雇佣意愿4月以来整体大幅放缓,近期也有所改善,但幅度相对有限(图表18)。但是,由于企业盈利水平仍然较为健康,企业目前并未大规模裁员。根据FactSet公开研究显示[6],截至202588日,标普500成分中有9成已公布二季度业绩,其中81%的公司营收超预期,整体盈利同比增速也达到11.8%,连续三个季度增速在10%以上,显示美国上市公司的盈利仍有韧性。此外,截至20256JOLTs裁员率仍维持在1.0%的较低水平,最新首申人数也低于预期,显示企业仍未大幅裁员(图表19)。

此外,移民流入放缓降低美国劳动供给,压低新增非农就业一方面,特朗普就任以来,移民流入大幅放缓2022-2024年美国每年移民净流入290万人,但是特朗普就任以来收紧边境管控,美国西南边境遭遇人数已在20257月回落至0.7万人/月,较2022-2024年的18.8万人/月明显回落,我们预计2025年移民流入可能放缓至0附近。移民流入下降会降低美国劳动供给,从而拖累新增非农就业。不过,由于此前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在2025年上半年集中申请工作签证(图表21),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移民流入放缓带来的供给收缩。下半年,该效应褪去后,劳动力市场供给下降速度或明显加快。另一方面,20255月以来,驱逐非法移民加速,将会对就业市场带来进一步扰动5月以来,美国执法机构加速对境内非法移民的驱逐行动,6ICE的日均驱逐数由20251-5月的589人升至900人以上(图表22)。而74日签署通过的“大而美”法案为驱逐加速提供预算支持,法案一次性拨款1707亿美元,使得执法机构的年度预算提高5-6成(图表23)。虽然按照6月的驱逐速度,每月驱逐规模在2-3万人,即使考虑到后续加速,也和特朗普政府设定的每年100万人的目标可能有差距。不过,驱逐行动也会带来一定的“寒蝉效应”,在更加严格的政策环境下,非法移民参与就业市场的意愿也将受到压制。

年初DOGE精简联邦机构,导致联邦政府就业明显走弱特朗普就任后,成立DOGE以削减政府人员和开始,虽然在马斯克脱离该机构后,DOGE的行动出现明显放缓,但仍对上半年美国联邦政府就业造成明显拖累。20251-7月,联邦政府新增非农就业共计-8.4万人,而2024年联邦政府就业整体为正增长(图表24)。2-3月华盛顿特区的首申人数出现明显跃升,虽然4月以来呈现放缓迹象,但仍趋势性的高于2024年(图表25)。根据我们在《DOGE:降费增效能否如愿?》(2025/4/1)中的估算,受DOGE行动影响的政府雇员规模在10万人以上,而DOGE削减开支效果虽不明显,但其取消政府合约、冻结支出等行为拖累为联邦政府工作的私人承包商的投资和雇佣意愿,并带来经济和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地影响就业市场。

州层面就业指标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有所放缓,但衰退风险不高从失业率占比来看2025年以来,失业率在4-5%的中高区间的州占比有所上升(图表26)。从各州失业率扩散指数来看,虽然在2025年一季度明显走高,但二季度出现回落,显示就业市场一季度受到关税的冲击,但整体仍有一定韧性,全国层面失业率大幅回升的风险可控(图表27)。从费城联储州就业同步指数[7]来看2025年以来该指数逐步上行,但截至6月仅为9,仍未超过阈值(16)(图表28)。

劳动参与率持续回落缓冲了就业放缓的影响,背后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周期性因素4月以来美国劳动参与率超预期下行,累计下降0.4个百分点至62.2%,低于年初CBO的预测(图表29),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就业走弱的影响,避免失业率大幅上升。劳动参与率持续下行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周期性因素。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美国劳动参与率将缓慢回落。根据CBO的预测,人口老龄化将导致2025年美国劳动参与率下行0.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驱逐非法移民加速可能导致部分非法移民担心被抓捕而退出就业市场。4月以来出生在海外就业群体劳动参与率累计回落0.9个百分点,而本土出生群体的劳动参与率仅回落0.2个百分点(图表30),侧面印证劳动参与率回落可能是跟驱逐非法移民有关。

截至20257月美国就业市场仍然处于弱平衡状态,即企业雇佣意愿下降导致新增非农位于低位,但劳动供给下降以及企业不裁员压低失业率。需求端,特朗普的政策扰动以及关税的滞后影响压低企业招聘意愿,近期关税税率再度回升,叠加驱逐非法移民对总需求的拖累,企业招聘意愿的修复较为缓慢。供给端,驱逐非法移民加速压低劳动供给,但也同时压低了美国新增非农盈亏就业水平(图表31),导致新增就业水平放缓的同时,失业率上行速度较慢。例如,2024年大量移民流入导致出生在海外群体的失业率超过美国本土出生群体,但是2025年随着移民流入的快速放缓,出生在海外群体的失业率整体下行(图表32)。此外,鲍威尔在Jackson Hole年会的演讲也指出,虽然当前失业率未显著上行,但贸易与移民政策变化使得就业在供需两端共同走弱,特别是劳动参与率回落使得新增就业的“均衡”水平下移,呈现出脆弱的平衡状态。因此,一旦该平衡被打破,劳动力市场可能快速走弱

三、4季度后美国就业市场可能随着增长企稳在较低的中枢水平企稳回升

三季度就业市场仍可能维持偏弱格局,失业率也面临一定上行压力。第一,8月以来,美国加权关税税率仍在进一步上升,叠加关税滞后传导,三季度总需求和就业市场仍可能面临冲击,就业市场仍可能面临压力。第二,NFIB企业雇佣意愿在7-8月连续改善,但幅度目前较为有限,且雇佣意愿改善传导至就业市场可能还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图表34)。第三,DOGE买断计划将在930日到期,三季度联邦政府就业的拖累仍在。美国人事管理局(OPM)在1月推出买断计划,选择接受的联邦雇员将继续领取全部薪资与福利,且在工作期内免于返岗要求,直至930日,也可选择提前辞职。第四,大而美法案为ICE等执法部分拨款到位后,三季度国内非法移民驱逐可能加速,也可能加大对就业市场供给和需求的拖累。因此,整体来看,我们预计新增非农就业在三季度或仍维持低位;考虑到驱逐非法移民拖累劳动供给导致新增就业水平盈亏平衡水平下降,我们预计失业率在三季度仅缓慢上行(图表35)。

随着关税不确定性下降,企业投资意愿回升,四季度非农或有边际反弹,但幅度受就业供给下降的制约。虽然8月关税仍面临一定上行压力,但相较上半年,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整体或将明显回落(图表36),叠加大而美法案对于企业投资的补贴(图表38),我们预计四季度美国企业投资与雇佣意愿或继续修复,这将有助于四季度新增非农就业有所反弹。例如,NIFB企业投资意愿6-7月有所回升,也指示CEO企业投资意愿下半年或逐步修复,但考虑到驱逐移民对劳动供给的影响,非农的反弹幅度或受到抑制。

风险提示

AI渗透速度超预期:AI对企业渗透超预期加速,特别是对就业岗位的替代广度与幅度超预期,或导致AI对就业从局部的结构性影响扩散至整体

AI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超预期:巨额AI投资与资本市场热潮推动财富向大型公司集中,导致极高收入人群财富增长,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

[1]https://www.wsj.com/tech/ai/amazon-ceo-says-ai-will-lead-to-job-cuts-5401ab17?mod=article_inline&mod=article_inline

[2]https://www.wsj.com/tech/microsoft-layoffs-job-cuts-c8ca44cc?mod=jobs_more_article_pos24

[3]https://www.nytimes.com/2025/08/10/technology/coding-ai-jobs-students.html

[4]美国计算研究协会(CRA)统计显示,美国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毕业人数与入读人数在2021年以来处于历史高位。

[5]Felten(2021、2023)将 10 种 AI 的能力(如抽象策略游戏、实时视频游戏、图像识别与生成、阅读理解等)与 52 项人类能力(如口头理解、口头表达、归纳推理、手眼稳定性等)进行对应,以衡量AI的能力矩阵与不同职业所需的人类能力矩阵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高的职业AI敞口较高。

[6]https://insight.factset.com/sp-500-earnings-season-update-august-8-2025

[7]费城联储使用州层面的非农就业人数、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作时间、失业率和平减后的工资水平来构建出各州就业同步指数,当指数超过阈值(16)时,美国就业市场有较大可能走向衰退。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5年8月24日发布的《AI发展是否导致美国就业放缓?》

易峘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0100005 | SFC AMH263

胡李鹏 研究员 PhD SAC No. S0570525010001 | SFC BWA860

赵文瑄 联系人 SAC No. S0570124030017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