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蓝鲸新闻
蓝鲸新闻8月12日讯(记者 汤诗韵)“新型理财产品”又增一员大将。近期,多家知名日产抹茶品牌普遍涨价20--60%不等,其中部分在2024下半年已调整过一波价格。
有消费者表示,去年2月还可以7、80块买到丸久小山园的“五十铃”(40克罐装), 但现在这款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售价已涨至235元甚至更高——一年半时间涨近200%。照此计算,抹茶的涨幅已经超过了同期黄金、比特币和英伟达的股票。
抹茶涨价潮:价格翻倍、缺货、寻觅新供应商
作为一种起源于中国、兴盛在日本的茶叶产品,抹茶正愈加频繁地出现日常消费和讨论中。六月以来,丸久小山园、中村藤吉、一保堂、上林春松、星野制茶园、森半等多家日本抹茶品牌集体官宣涨价的消息引发业内外围观。其中,丸久小山园在公告中称抹茶产品将上涨50-60%,星野制茶园抹茶的涨幅也在20%-50%之间。
抹茶涨价的趋势可能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头部品牌丸久小山园为例,其在去年10月就因为订单量激增、日常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宣布涨价。而更早之前的2023年9月,丸久小山园也已经调整过价格。算上今年11月官方计划再调价,两年时间里其抹茶产品累计涨价四次。
涨价的同时,缺货问题同样困扰品牌与消费者。去年下半年以来,丸久小山园、中村藤吉、一保堂等品牌均发布了限购通知并停售部分产品。
缺货很快传导到了国内。受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影响,日本抹茶目前不能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国内消费者一般需要赴日自购或代购获取。抹茶爱好者四万告诉记者,新一波抹茶涨价缺货潮的影响相当显著——今年3月时,她的购物车里还有不下二十款抹茶产品;但现在想买只能去二手平台或微商处求购,而且款式比较匮乏、选择余地很小。
缺货、限购和辗转的交通都抬高了代购的成本,它们最后全部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四万表示,代购加价程度各异,她认识比较便宜的代购是一件加价50元。以星野制茶园为例,这家茶园相对比较偏僻产能也不够,因此溢价特别严重,部分产品售价可能是原价的三倍。
新茶上市不久就缺货、多品牌几番调价,抹茶届发生了什么?
多家公告披露,伴随日本茶及抹茶在世界范围内的人气提升,抹茶原材料碾茶价格激增,较去年同期上涨2.7倍。茶叶价格持续多年低迷、劳动力老龄化、异常天气状况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产量危机。
因此,日产抹茶涨价缺货潮是席卷全行业、且短期内难以改善的。有业内人士建议,烘焙和咖啡店店主需要找到替换的抹茶产品或者及早囤货,普通消费者也应当降低预期——去年“五十铃”的价格今年可能只能到买到“青岚”甚至“若竹”(品相稍低一些的抹茶)了。
日产抹茶涨价的影响正在发酵。蓝鲸记者观察到,社交网站上不少抹茶爱好者、商用店主发帖表示将尝试国产抹茶品牌、寻找新的供应商。
茶饮烘焙纷纷押注,东方抹茶火到了欧美
受访抹茶爱好者坦言,抹茶走红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茶饮、烘焙商家竞相推出相关产品。《2025中国饮品行业产品报告》显示,2024年五十家头部茶饮品牌共推出73款抹茶新品。
据蓝鲸新闻不完全统计,喜茶、奈雪的茶、Coco、古茗、茶百道、三号椰、去茶山、Manner、代数学家、星巴克等茶饮咖啡品牌均推出了多款抹茶饮品。与此同时,闲吉、九十葉、今抹京茶等抹茶专门店品牌也在加速扩张。
品牌对于抹茶的爱不是没有理由。资深营养师、津津乐道主播粒粒对蓝鲸新闻表示,抹茶的粉末形态使其能与水、奶、奶油、冰沙等多种介质完美融合,既保留茶苦的特性,又能和甜味、奶味形成平衡,能无缝嵌入甜品、烘焙、冰品等跨品类场景——堪称“百搭”。
营养师粒粒进一步指出,抹茶本身自带流量属性,其色泽是天然的视觉锚点,高颜值和强视觉冲击力很容易引发传播。同时如宇治抹茶自带日式/侘寂美学等文化符号,容易打造出明显的差异化形象。
伴随星巴克等抹茶系列产品的热销、明星名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抹茶自去年起加速占领欧美市场。在TikTok上,关于抹茶的食品动辄收获数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点赞,#matcha latte(抹茶拿铁)这一话题标签下的作品已多达75万件。《经济学人》文章提到,伦敦的Blank Street咖啡店声称它在美国和英国的商店每4秒就能卖出一杯抹茶饮品。
来自东方的抹茶是如何俘获欧美消费者的呢?抹茶拥趸们宣称这是比咖啡更健康的选择。营养师粒粒表示,当代消费者对“低糖、功能性”等需求强烈,抹茶则完美契合了这一趋势。其保留了绿茶90%以上的营养(茶多酚、氨基酸、膳食纤维),主打“抗氧化、低GI”,能精准吸引健身人群、轻食爱好者、抗炎饮食爱好者、超级食物爱好者等核心客群。
正是因为抹茶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靡,日本抹茶出口激增、产能告急。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包括抹茶在内的绿茶出口额同比增长25%,达到364亿日元(约合18亿元人民币)。
国产抹茶元年,大量欧美客户转向中国抹茶
21世纪初,抹茶重返国内市场,伴随贵茶集团、浙茶集团等实力雄厚的企业入局,中国抹茶正在改写行业格局。据央视财经报道,预计2025年中国抹茶总产量将超过5000吨,稳居全球最大生产国,这当中有四分之一的抹茶产自贵州铜仁。此外,浙江杭州、绍兴、湖北孝感也在大力发展抹茶产业,并被冠以“世界抹茶工厂”“抹茶发源地”等标签。
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开始将“中国抹茶”“抹茶品质”作为产品的核心宣传点之一。比如喜茶使用的是来自浙江的径山抹茶,宣传时强调径山系中华抹茶之源;Coco则有意突出其采用的是贵州梵净山的超千目抹茶(抹茶目数是指茶叶碾压的细腻程度,是分辨抹茶品质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另外一些数据同样可以体现中国抹茶的影响力。2024年,仅贵州铜仁江口县的抹茶销量就突破1200吨,产值突破3亿元,远销日本、美国、法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日本抹茶进行新一轮涨价后,更多欧美客户将目光转移向中国抹茶供应商。7月,国内抹茶品牌竖七某款招牌产品曾短暂缺货,客服称是因为有线下大单,打包卖给欧洲客户了。
浙江森伴园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景红在受访时表示:“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有欧美客户增多的趋势,今年日本抹茶价格暴涨,他们算是‘彻底转过来了’,从日本‘逃过来’的长期订单大幅增加。”
万景红从事抹茶生产加工工作30余年,是见证国产抹茶复兴的资深业内和国标《抹茶》的起草人之一。万景红向蓝鲸新闻透露,相比日本抹茶,国产抹茶产能充足稳定、性价比优势大,实际上欧美客户90%的需求我们都能替换满足。但目前国产抹茶产品主要面向烘焙、饮品使用,高端茶道级抹茶仍然欠缺。
万景红解释称,在高端抹茶领域我们与日本仍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茶园的管理水平上,比如茶树品种、土壤差异、肥培管理等。“毕竟他们有500多年生产经验了,我们才30年,因此至少还要3~5年才能接近其水平。”
近年来,贵茶、九宇、抹茶实验室、北川半兵卫、青昔、竖七等国产抹茶品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名度和核心客群,部分品牌宣称已推出茶道级抹茶。不过国内抹茶品牌仍处于发展初级,定价体系尚不成熟,定价与品质并不完全关联。
此外,抹茶爱好者四万提到,国内部分抹茶产品号称“宇治抹茶”,或是取名为“五十铃”“青岚”“若竹”等,与丸久小山园旗下产品名称相同。前述名称并非行业通用的分级标准,撞名有影响消费者判断之嫌。因此,国产抹茶的品牌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万景红认为,虽然抹茶需求增长速度喜人,但单纯卷产量容易到达天花板,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品质、抢占高端市场。关键一步就是抓紧建设优质的茶园基地,伴随管理技术提升,国产抹茶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以贵州铜仁为例,其宣称将建设100条碾茶标准化生产加工线、培育1000个碾茶种植家庭农场、建设10万亩抹茶原料基地,持续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强市场、做长链条。
“日本抹茶涨价给了国产抹茶迎头赶上的机会,当客户纷纷选择中国抹茶的时候,无疑会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因此,2025年是中国抹茶走向全球的元年,也是全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抹茶的元年。”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