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富坠亡、实控人接连“出事”!家居行业到底怎么了?

财经 (2) 2025-08-09 15:51:54

《新财富》杂志系统筛选了30家A股家居家装类公司的数据,它们的总营收在2021年达峰,三连降后跌至2024年的1355亿元,平均跌两成,幅度好过预期;净利润则在2019年达到188亿元的历史高点,如今跌至30亿元,1/3的公司亏损。

2021年,这30家公司员工总数为21.7万人,2024年降至16.5万人,减少5万人。2/3的公司股价自最高点跌去50%以上。

与股价深跌、盈利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不少家居公司逆势加大分红比例,如连续三年分红8.08亿元,均超过其当年净利润。2024年,“家居30”共实现30亿元净利润,却分红62亿元,业绩与分红存在背离。

高分红仍难以解救部分实控人家族的债务危机,、等创始人家族先后让渡了上市公司实控权。

2024年低点以来,“家居30”的总市值明显回暖,近一年同比上涨19%,有12家公司的境外营收已超过1亿元,显示部分公司转型成效显著,已然冲破了低谷期的雾霾,新的希望正在酝酿中。

家居行业到底怎么了?

昔日湖北首富、(000785)实控人汪林朋坠亡,美凯龙(601828)和富森美(002818)实控人先后被留置,53岁的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也决然而去……

与此同时,部分家居公司在资本市场却经历狂欢,生产家具五金件的(001221)上市首日股价暴涨418%,而生产木地板的(603226),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股价从去年9月2.88元/股的低点暴力反弹至今年7月最高的20.06元/股,上涨7倍。

家居行业的经营现状究竟如何?

《新财富》杂志系统性筛选了A股上市的30家家居家装类公司代表(简称“家居30”),包括居然智家、美凯龙、富森美等家居类卖场,(603833)、顾家家居(603816)、(002572)、(300616)等定制类家居公司,菲林格尔、(000910)、(301356)等地板供应商,以及(001322)、(002791)、悍高集团、(300749)等配件供应商,从它们的业绩表现、利益相关方、股价表现等着手,来一窥究竟。

千亿行业,营收三连跌,近4年平均降低两成

近年,地产商业绩惨烈逆转,而“家居30”的营收其实堪称稳健。

整体来看,2019年至2021年,“家居30”的总营收节节攀升,尤其是2021年营收达到1678亿元,同比大涨29%(图1)。回头看,这一梦幻增速下创造的营收历史高点,和大部分城市的新房销售面积、房价达峰时点高度重合。

此前,家居业主要的增长驱动因素来自新房销售,家居需求通常出现在入住新房后的一两年内,而恒大、碧桂园、万科创下最高营收的年份分别是2020年、2021年、2022年。

《新财富》进一步统计了年营收超50亿元的家居龙头,合计11家,其中6家营收最高年份为2011年,5家营收最高年份为2023年。2024年,它们无一回到历史高点,均呈下跌趋势(表1)。

如美凯龙2021年营收达155亿元,2024年已腰斩至78亿元,这也是家居行业多年高速增长后、难逃周期调整的一个缩影。

整体而言,“家居30”的总营收已三连跌,2022年同比跌6%,2023年跌2%,2024年并未如愿企稳,而是加速下跌12%至1355亿元,与2021年峰值相比跌去两成。

实事求是地说,这一表现,已显著优于同期新房销售表现。2021年,全国新房销售面积为17.9亿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则为9.7亿平方米,相较2021年跌幅近半。

这其中,存量房的装修焕新需求,智能家居品种的迭代,以及国补的推出,给了家居公司业绩上的强力支撑,从而避免了复刻上游地产商业绩腰斩的惨烈。根据家电家居行业咨询机构奥维云网的数据,国内新房装修规模从2020年的928.8万户下降至2025年的619.7万户,而同期存量房家装市场需求规模从883万户增长至1369万户,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17%,存量房的装修焕新需求,已逐步增长为主要家装需求。

1/3公司亏损,净利润之和较高点跌超八成

然而,“家居30”的总营收虽只调整了两成,好过预期,但比营收更先一步调整,幅度也更剧烈的,是净利润表现。

2015年至2019年,“家居30”的净利润之和从74亿元增至187.6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26.3%。这一时期,23家有完整财务数据的公司中,有多达11家的净利润增速超过100%,其中,、顶固集创、、欧派家居、尚品宅配的净利润增速甚至在200%以上。

2019年后,行业盈利能力开始快速下滑。

2019年至2024年,“家居30”的净利润之和从187.6亿元暴跌至30.6亿元,跌幅超过八成,可以看到,主要下滑的年份来自2020年、2024年(图2)。

2024年,净利润仍超10亿元的,只剩欧派家居、顾家家居、索菲亚这三家,占比仅为1/10。而居然智家,尽管看起来近年营收稳定在130亿元左右,但其借壳的2019年,创下31.5亿元的净利润高点,此后一路下滑,2024年净利润只有8.35亿元。

更有10家公司在2024年发生亏损,占比达1/3。考虑到上市公司已是行业龙头,具有更高的风险防御能力和资金筹措能力,这意味着,整个家居行业,亏损公司的比例或已远超1/3。

利益相关方:应付款周转天数拉长,流失超5万个工作岗位

盈利能力恶化,带来的是对上游供应商资金的占用期进一步拉长。

2018年至2024年,“家居30”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的周转天数从88天拉长到154天,即行业平均付款周期从不到3个月延长到超过5个月(图3)。

2018年,“家居30”中应付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超过100天的只有8家,最高的也只有169天,行业整体处于较为健康的水平。到了2024年,周转天数超过100天的,已经达到了19家,占比达2/3;更有5家在200天以上,如美凯龙2018年平均付款周期只需55天,2024年则需要208天,而的付款周期更是从129天拉长到494天。上游供应商的境地加速恶化。

营收、净利润双重下滑,也必然导致工作岗位的流失。

家居业无论是制造类还是卖场、门店等渠道类,都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吸纳基础就业的能力较强。

2018年,“家居30”的员工总数为17.8万人,此后,随着行业增收一路攀升,至2021年达到21.7万人。这一时期,行业营收扩张了约400亿元量级,工作岗位则净增了近4万个。欧派家居、美凯龙、顾家家居、箭牌家居、尚品宅配、坚朗五金、索菲亚、居然智家、当年的团队均超万人。

2025年,“家居30”的员工总数只有16.4万人,超过5万个工作岗位就此流失(图4)。

如居然智家2021年有1.2万名员工,2024年只剩7000人,这还是其营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美凯龙2019年有2.7万名员工,2024年不到1.2万人,超过15000名员工流向其他行业。

已被实施ST的东易日盛变动更剧烈,从鼎盛时期超7000名员工的规模,到如今只有780人,员工流失近九成。

值得重视的一个信号是,家居业无论营收、净利润,还是员工人数,2023年均出现了企稳迹象,但是2024年加速下跌。

股东回报:一半公司股价跌幅超过64%

“家居30”的股东们,近年大多遭遇了惨烈回撤。坚朗五金2021年8月股价登顶后,如今已跌去超九成。尚品宅配、美凯龙、的股价跌幅均超过80%。30家公司的股价跌幅中位数是64%(表2)。

20家公司当前股价较最高点跌了50%以上,占比为2/3。27家公司的股价跌幅在35%以上,占比达九成。这个跌幅,远超房价。

21家公司的股价最高点出现在2021年之前。

不仅中小股东损失惨重,在其中的机构也难逃亏损出局的命运。

不过,随着去年924行情引爆,“家居30”的总市值也有回暖迹象。

其中,最近6年均有市值记录的24家公司,在2020年总市值达到3209亿元,2024年跌至1188亿元,2025年则同比上升19%,达到1414亿元(图5)。

逆势大比例分红,股权转让频发

在股价深跌、盈利缩水明显的同时,“家居30”中部分公司逆势加大分红,有12家公司2024年的现金分红比例在70%以上,有4家分红甚至超过净利润(表3)。

如2024年净利润为0.34亿元,却现金分红0.93亿元,现金分红比例达到276%。箭牌家居此前现金分红比例在30%,2024年则提升至188%,赚6000万元,分红1.26亿元。

而富森美2020年至2021年拿出净利润的50%—60%进行分红,最近三年每年现金分红8.08亿元,均超过当年净利润。实控人刘兵家族直接持有富森美八成股权,按近5年实际分红35亿元计算,其家族大致可分红28亿元。

整体来看,“家居30”在2020年一共实现147亿元净利润,现金分红37亿元,分红比例为26%;2024年实现30.6亿元净利润,总分红却达到了62.5亿元,分红比例达到204%(图6)。

尽管分红是为了提升整体股东回报,但由于大部分分红流向实控人家族,糟糕业绩下的大比例分红,或侧面折射了实控人本身现金流的紧张程度。

除了获得高额分红,不少实控人家族转让上市公司股权,黯然退场。

如2023年,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将通过红星控股所持的29.95%公司股份,以62.86亿元现金转让给(23.95%)及联发集团(6%),建发股份成为美凯龙第一大股东,厦门国资委成为新实控人。红星控股降至第二大股东。

2024年6月,红星控股申请破产重整,彼时,其资产总额为109.19亿元,负债为168.0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58.84亿元。2025年6月,其最新重整方案获得法院通过。车建兴、车建芳兄妹相当于“净身出户”,将所持红星控股89%股权无偿让渡给债权人抵债,10%股权划入对赌平台,仅保留象征性的1%。

2024年初,顾家家居原实控人顾江生家族将29.42%股份转让给何剑锋,套现102.98亿元,身为盈峰集团创始人、美的实控人何享健之子的何剑锋,自此成为顾家家居实控人,控制顾家家居、(000967)、(300291)三家上市公司。

尽管顾江生家族套现如此之巨,但仍未解除自身的债务危机,2025年,其家族所持的1470万股顾家家居股份,进入司法拍卖阶段。

在居然智家实控人汪林朋坠楼前,其也曾在2023年11月,将所持居然智家10%股权转让给北京国资,套现22.3亿元。在其身故后,汪林朋合计控制的43.93%股权(当前价值约80亿元),将交由何人继承与管理?

转型与出海

如今,新房销售数据仍未见明显起色,家居业转型亦在所难免。

在产品端,智能化、绿色化、适老化成为“家居30”为代表的龙头们不约而同提及的重点发力方向。

而在渠道端,出海是重点。同样作为地产下游,中国家电类上市公司的业绩要比“家居30”表现出更强的韧性。2024年,A股家电公司1.6万亿元总营收中,海外营收超6000亿元,已占到总营收的四成。

这是一个极好的榜样。我们看到,“家居30”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谋求境外业务的增长。2024年,12家公司的境外业务收入达到1亿元及以上,数量占比达到四成,境外收入已占其总营收的17%(表4)。

如顾家家居的2024年境外收入已达84亿元,比2020年近乎翻倍,占其总营收的45%。

据2024年年报,顾家家居的越南基地综合成本已低于中国基地,战略价值凸显,该基地可年产50万套家具产品。此外,其墨西哥、美国制造基地的综合能力也在稳步提升,且公司还在论证新的海外基地方案,以完善全球供应网络。产能外迁和品牌本土化同时进行,2024年,顾家家居已在印度、泰国、越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地开设海外自有品牌KUKAHOME门店。

何剑锋入主顾家家居的好处也体现了出来,毕竟,其家族旗舰具有丰富的出海经验。

美克家居的境外营收也稳定在15亿—20亿元。

箭牌家居2020年境外营收还只有800万元,2024年已增至3.09亿元,呈现出超高成长性。其年报提及,正在加速海外市场多元化布局,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中东等新兴市场,推动出口结构优化。

家居业的辉煌是由一个轰轰烈烈的“居者有其屋”的商品房大时代推动铸就。数据显示,国内存量商品房住宅面积由2000年的2.7亿平方米增长至2024年的350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47%。

以“家居30”为代表的家居行业,曾为这350亿平米中每一平米的舒适度,贡献过自己的力量。在这场极致的速度和效率革命中最终搏杀出来的家居龙头,能否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作者:陶娟)

THE END